網頁

2020年2月29日 星期六

父職 · 育嬰假

圖、文:北區暖暖蛇共學團親職 連紹傑
                      
前陣子剛結束為期半年的育嬰假,在休假前常有人問我為什麼做這個決定,不會擔心這個⋯那個⋯嗎?我其實可以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一籮筐的理由,但每被問一次,也讓我在心裡重新思考一遍,育嬰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當時我跟兩個小孩的相處剛好卡在一個點:小孩不開心或是很有情緒的時候,即使我想幫忙,他們也會拒絕,只想找媽媽,就算僵持不下的事件是發生在跟媽媽之間也一樣,我無法介入,只能在旁邊看著卻想幫也幫不上忙。

開始放假後,四個人的生活節奏不同於以往,當我試圖捍衛小孩的權利或用力改變現狀時,會勾起我跟伴侶間成長經驗的不愉快,隨著同樣情況一次次地重複發生,也令我看得更清楚四個人的互動有什麼樣潛藏的結構性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孩漸漸的願意在僵持不下的時候聽我的想法,練習在情緒高漲的時候讓自己平靜,再一起討論出當下的解決辦法,我也試著在每個跟我有關的事件中把自己的情緒釐清,表達給小孩們知道,讓他們知道我的不開心是為了哪些跟我自己有關的課題。

一直以來跳跳和大聖會覺得大聲就等於罵,對於語氣的變化也很敏感,這與我一貫表達情緒的方式有關,久而久之,罵的定義在他們的心中已經成型,覺察到這件事後,我開始有意識的觀察我們之間的溝通模式,這半年我跟兩小練習最多的大概就是解構這個原有的模式:當他們感覺到兇的時候,會試著在當下表達出來與我核對,我則是需要不斷地思考拿捏如何與眼前這個小孩平等的對話,久而久之,在他們心中大聲和罵已經不再被扣在一起,甚至能開玩笑地說出「你剛剛好大聲,都嚇到我了」。

對於主要照顧者來說,這些生活裡的瑣碎事以及和小孩的互動其實就是日常,半年來和小孩的貼身生活說不上有什麼特別的代表性事件,然而透過這樣不斷溝通的過程,我很確定自己實際走在了解身邊這個人的路上,小孩不管什麼時候都在如實地表達自己,大人卻不一定看得懂,在過程裡我檢視著自己,試著同樣如實地表達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將自我藏在包裝過的話語後面,接著我開始能看見一個需求背後可能隱含的意義,即便當下看不懂,我會轉而思索在這個關係裡缺少的是什麼。

回頭細想半年的點滴,我很慶幸當初決定休育嬰假,對我而言,育嬰的意義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小孩的基本生理需求,父親這個角色在親職裡也不單單只是賺錢這種功能性的存在,但那到底是什麼呢?我會說,我願意陪著孩子擁抱生命真實的面貌,一起學習愛的真諦,共同滋養彼此,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會明白,這個意義其實早就深植在我們的關係之中。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3/14~15 中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彰化場】
簡 章:https://reurl.cc/yy21jD
報名表:https://forms.gle/JzH39HAgCyLV91KU6

【3/21~22 台東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GkzyZv


【3/28~29 竹苗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4gEY4R
報名表:https://reurl.cc/mdazGY

【3/28~29 大台北區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e5R7xK
報名表:https://reurl.cc/24dx06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2020年2月26日 星期三

【2020/3/21~22 台東親子共學家庭教育實踐班】簡章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成立九年來,已經在台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地紛紛開團,全台灣目前有超過1200個家庭,為了能夠提供給學齡前的孩子更多理想的教養環境,與父母們切磋親子教養理念與觀摩練習的機會,每週風雨無阻地共同學習共同玩樂。 這個課程將協助您,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自在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作為父母的自己。 兩天的課程內容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互動體驗,您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邀請您,勇敢選擇做「不一樣的父母」,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一、課程資訊: 上課地點:TTMaker 台東原創基地二樓教室 (台東市鐵花路82號)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大腳小腳台東親子共學團
課程費用:每戶需繳保證金1000元,四堂課全勤者可退回保證金,課程結束後視個人能力意願隨喜樂捐,共同分攤成本。歡迎贊助講師費、講師交通費及行政費,以支持我們持續舉辦課程!
報名名額:限40戶家庭(額滿截止,不受理現場報名) ★配合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防疫政策,若有下圖情況的家庭,請待自主健康管理期14天後,報名其他地區/日期的課程(請參見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官網)。 上課現場備有額溫槍/酒精,請大家參照疾管局健康照護知識,進修的同時,亦積極防疫。


二、課程介紹: ◎ 第一堂:3/21(六) 10:00~12:00/講師:林盈潔 「玩」「美」不完美,放下心裡的完美小孩~ 看到自己的秘密教養藍圖 (親子共學的理念、現況及發展脈絡) ◎ 第二堂:3/21(六) 14:00~16:00/講師:楊鎮宇
照書照豬養,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好教養~ 
檢視目前教養方式受到傳統觀念及主流價值怎樣的影響。 (帶領學員思辯台灣的教育發展及改革脈絡) ◎ 第三堂:3/22(日) 10:00~12:00/講師:林盈潔 噹噹噹親子平交道,停看聽心用法~ 親子共學實踐課,請帶孩子一起來嘗試共學。 ◎ 第四堂:3/22(日) 13:30~15:30/講師:郭駿武 溫柔愛他的心,放手練他的身~ 教養經驗分享,問題交流與討論。 (親子共學願景及綜合座談)

三、講師介紹 林盈潔:大腳小腳台東親子共學團領隊,台東暖暖蛇小學共學團成員,三個孩子的媽媽。迷戀生物多樣性,喜歡探究人的各種樣貌。最喜歡育兒過程中必須不斷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的過程。曾任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聯合辦公室校園申訴專案秘書,在教育改革現場有五年工作經歷。 楊鎮宇:1982年生,新竹市香山區樹仔腳出身。高中上課時常心不在焉,班導師於是勉勵:「既然你坐不住,以後去讀新聞系好了,讓你跑個夠!」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和清華大學社會所期間,到教改團體實習,關注教育議題,之後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常務理事。以教育、農業為主要書寫題材。關心教育與社會脈動的關聯,相信教育的可能性,能創造更適於人居的社會。 郭駿武: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中年專職奶爸,資深親職講師,2011年底完成一家三口徒步環島,「大腳小腳,走讀台灣」作者,曾任森林小學教師及台中縣社區公民大學主任,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碩士,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發起人。
四、特別說明: 若孩子於上課期間無人托育,歡迎帶他們一起來!若有需要,請和孩子一起準備可以陪他渡過上課時間的玩具或物品。上課時可陪孩子走動,或於各遊戲角落一邊聽課一邊陪孩子。我們不介意孩子與父母在課程中走動或發出聲音,也請上課學員理解。
五、報名資訊: 招收對象:台東在地育有0~5歲幼兒的家庭,或有意願參與共學團的家庭、對教養感到困惑的照顧者、喜歡思考教育的人。 報名流程: 1. 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u5BGbFxpBuNPrGu67 2. 報名表送出後,報名系統會立即回覆報名成功訊息,敬請留意!
六、聯絡資訊: 大腳小腳台東親子共學團領隊 林小賊 0921-748-765 / iamjamiela.jl@gmail.com (帳號全英文) 大腳小腳台東親子共學團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education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 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夫妻、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 25 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主要照顧者或雙親之一、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時間:每週週間共學2天,每個月原則上共學8天,三個月為一期。AM10:00~PM3:00 ◎領隊津貼:每期三個月、每週共學兩天(週間),每月 3000元。 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半小時以內,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若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共學不是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有基本經濟收入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父母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父母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父母們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共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兒童人權30週年,親子影展活動】苗栗兒權影展紀錄

圖、文:竹苗假日團領隊 陳亞萱
日期: 2019/12/28
地點:苑里心雕居
片單:長頸鹿上學去
為相挺兒童人權30週年!各地共學團也舉辦響應兒權的活動,苗栗當然不能錯過。非常感謝心雕居老闆薈茗的大力幫忙,知道我們經費拮据,願意無償提供我們這麼棒的場地,讓大家舒舒服服地看影展。此場次播放「長頸鹿上學去」是部很可愛的影片,探討大人如何看待孩子的多元童年想像,以及孩子和動物之間的關係。

播映當天很多人提早到心雕居,會議廳外環境很適合孩子們挖沙、跑跑跳跳,又有樹林,很適合孩子們自由地玩耍。播放電影時,現場大人和孩子比預估的人數還多,影片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大約一小時,大孩子多能隨著故事的脈絡,看得很入戲;小小孩就是進進出出,一會兒進來觀賞電影,一會兒又跑到外頭享受大自然的洗禮,藉此機會讓大家拓展對於「親子友善電影院」的認識。

映後座談討論,由在地人的我來帶領,我們討論大人該「如何看待孩子的童年想像」呢?當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迪可傑完成帶好朋友長頸鹿(哈夫)上學的願望,大家又怎麼看待呢?現場沒人責罵,學校同學還一起到教室外迎接,認識新朋友-哈夫,最後迪可傑的爸媽也趕到現場,為這經典的瞬間留下美好的紀錄。或許是大人們該練習如何呵護,這些小小腦袋瓜裡的無限想像,才不會在大人無意間的打擊和破壞下,幼兒的想像和創造力便消磨殆盡。

而孩子與動物、大自然的相處模式呢?其實無需捨近求遠,可從身旁的動物開始認識,從玩沙、赤腳踩在土地上開始。有機會和土地做連結,對環境的敏感度自然會增加。而影中提到的「蜂旅館」也呼應全球蜜蜂大量死亡的事件,世界上其實有8成的獨居蜂,授粉效率也很高,還可以幫忙吃田間害蟲,蜂旅館就是為牠們而創造的居所,提供牠們暫住的地方。

最後一件大事,因為苑裡小鎮即將蓋苗栗的第三座親子公園。為邀請大家參與親子公園議題,一同守護孩子們的遊戲權!我從「街道是大家的」繪本中摘取幾頁來導讀,讓大家更認識兒童人權中的「表意權、遊戲權及社會參與權」。現場邀請大家提供自己對親子公園的想像和需求,大孩子們也提供很多好點子,譬如男生廁所也要有尿布台、木屑替代地上的緩衝墊、遊戲設備需同時符合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需求等等,最後我將大家的建議收集起來,遞交給當地的主事者參考。

活動結束後,發放兒童人權公約的彩繪圖畫紙,讓大夥回家時,還能延伸對兒童人權的認識和了解!希望透過兒童影展,變成一顆種子,埋藏在大人和孩子們的心中,未來讓更多人為孩子們發聲,一同加入呵護兒童人權的行列。


======================
【延伸閱讀】
【兒童人權30週年,親子影展活動】系列活動紀錄
2020/02/20 鈺偵  【兒童人權30週年,親子影展活動】台中兒權影展紀錄

2019/11/30 桃園共學團兒童人權活動
2019/12/01 蔡岱伶  2019 嘉義共學團兒童人權活動
2020/01/06 陳亞萱  【黑熊來了】親子友善電影院之新竹場次
2020/01/08 張維茹  【黑熊來了】 親子友善電影院之台中場次
2020/01/10 蔡岱伶  【 黑熊來了 】親子友善電影院之嘉義場次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3/14~15 中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彰化場】
簡 章:https://reurl.cc/yy21jD
報名表:https://forms.gle/JzH39HAgCyLV91KU6

【3/21~22 台東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章、報名表準備中

【3/28~29 竹苗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4gEY4R
報名表:https://reurl.cc/mdazGY

【3/28~29 大台北區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 章:https://reurl.cc/e5R7xK
報名表:https://reurl.cc/24dx06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2020年2月20日 星期四

逃避可恥嗎?

圖、文:高雄平日一團助教 林偲倩 文中角色:爸爸 - 鄒尼 / 大女兒 - 荔枝 / 二女兒 -  蜜柑。寫於2020.2.8 荔枝4歲1個月
最近鄒尼常因為荔枝的「逃避行為」而不高興,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在孩子睡覺之後長談這件事。
一次是鄒尼帶著兩個女兒去公園玩,返家時荔枝堅決要自己行動,偏偏蜜柑在那個時候跌倒了,鄒尼請荔枝停下來,荔枝卻繼續向前走,因為前方有一個小馬路,鄒尼認為事關安全問題,於是跟荔枝發了一個很大的脾氣,那個生氣參雜了對女兒的擔心與愛,還有憤怒,他生氣荔枝無法在緊急時刻停下來聽他說話,他更生氣事後要跟荔枝聊聊的時候,她卻逃走了。
一次是昨天鄒尼幫兩小洗澡時,原本要幫荔枝先脫衣服,但荔枝看到蜜柑手中拿著她洗澡要玩的玩具,於是從妹妹手中拿走了那個玩具,鄒尼因為這個小爭執,使他得改變計畫,他請荔枝去旁邊等,決定先處理蜜柑,鄒尼一邊處理一邊詢問荔枝剛才發生的事,荔枝答不出來,無論說什麼都回答不要,後來荔枝跑來找正在大便的我,告訴我她跟爸爸吵架了,鄒尼因為荔枝逃走更生氣了。
幾次的事件,我觀察到荔枝在感受到爸爸阻止她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身體的反應就是持續做那件爸爸不要她做的事,我跟鄒尼說我所感受到的荔枝,並非「故意」,比較多的成份是「不知所措」,以自身經驗來看,「故意」與「不知所措」我認為都是面對害怕的防衛機制,前者可能想挑戰威權,同時試圖想掩蓋害怕;後者因為害怕而使自己混亂,導致不知所措,但其實在我看來,故意也是不知所措的一種。
昨天的洗澡事件中,我試圖想協助他們核對彼此的想法,所以我們在自家房間開了一個法庭,鄒尼很擔心孩子不願面對問題,每次想再談什麼就跑走,我問了荔枝到底在害怕什麼?我抱著她請她把自己的害怕說出來,讓爸爸媽媽可以更瞭解她,荔枝這才哭出來,她說:「我怕爸爸生氣就不會陪我玩了。」我眼眶也泛紅了,跟荔枝說聲辛苦了,這孩子的情緒總是一層一層的,這讓我很心疼,我跟鄒尼說我們必須看見她的逃避機制,是不願面對問題,還是只是她暫時讓自己處在安全裡的防衛機制,儲備能量讓自己有勇氣面對。
逃避如果有反義詞,我認為是衝撞,逃避與衝撞,有時被賦予了負面的意義,但仔細想想,這就是人類面對問題時的其中兩種反應啊!是先退一步,還是往前一步?身為成人的我們,深知自己擁有某些性格,吃了哪些虧,但孩子怎麼可能因為我們不停告誡而去避掉那些自身性格會遇到的問題呢?重要的是我們陪伴著孩子經歷人生,如果面對問題時的她們是退一步的,那麼我們等待、支持,使她們肯定自己,長出勇氣去面對;如果她面對問題時的姿態是往前衝的,那麼我們陪她們在受傷的時候,停下來思考、安撫,使她們願意再一次相信自己,有勇氣繼續。
我跟鄒尼說,你能想像一年前的荔枝,在我哄睡蜜柑時不停地進房,我們好聲好氣的說,也生氣了很多次,而一年後的她,能理解妹妹需要時間哄睡,一個人在客廳看著書、畫畫、拼圖,然後走進另一間房,找個舒服的位置睡著嗎?這是面對問題的荔枝,她因為這些日子有了照顧自己與照顧家人的能力了,我們都因為愛去理解彼此有什麼需求,這讓我想起《善養小童成大同》裡說的:「自我克制是選擇,出發點是體貼別人;被壓制是尋求認同。」
到頭來,我們最大的心願還是希望孩子成為她自己。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3/14~15中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彰化場】

【3/28~29 竹苗家庭教育實踐班】 

【3/28~29大台北區家庭教育實踐班】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


【兒童人權30週年,親子影展活動】台中兒權影展紀錄

圖、文:台中平日三團助教 鈺偵 
日期: 2019/12/28
地點:沙鹿深波圖書館
片單:布拉姆的異想世界


2019是世界兒童人權公約施行的第30週年,各地共學團也舉辦響應兒權的活動,台中辦了「看電影聊兒童人權」,跟深波圖書館合作,在館內播放「布拉姆的異想世界」這部老少咸宜,探索孩子學習主體性的電影。
事前的網路報名已滿,現場也來了很多民眾,整個廳是坐滿了人,連走廊都擺了臨時的椅子。
這不只是單純的播放一部電影而已,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兒童人權,館方特別在劇院入口處,擺上跟兒童人權相關的書籍,供民眾翻閱、借閱。
而在播放這部電影之前,我們花了15分鐘,播放公視製播與衞福部製作的兩部介紹兒權的短片,讓觀影觀眾更認識兒童人權的內涵。同時,這次的電影我們定位「親子友善場」,不論是帶著小嬰兒還是學齡後孩童,觀影過程中,嬰兒哭了,孩子要離開座位到外面上廁所等,或孩子向身旁大人提問等,都不用擔心。同時,我們也給民眾打「預防針」,這跟以往沉默安靜的觀影經驗有所不同,希望在這個空間,我們同時都能看見孩子與大人的需求,這也是共學團長期在推動台灣的親子友善,從這一次播放電影經驗,再次開拓民眾對「親子友善電影院」的經驗。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小朋友布拉姆,上了小學之後,由於他好動且有創意的特質,讓他的上學之路不是很順利,所幸後來遇到一位了解他的老師,以及持續支持他的父母,後來校長老師調整了做法,營造對布拉姆更友善的學習空間,而布拉姆也終於不再拒學,而在學校開心的學習。
藉由這部電影,希望可以協助家長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看到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去欣賞、支持尊重每一個孩子他獨一無二的樣貌。
電影播放結束後,還有映後座談,座談人是台中暖蛇自學團的家長蔡佩珊。這40分鐘的座談,跟大家聊聊電影中部分關鍵的場景,提問一些重要的問題,很開心的是,這樣大人小孩一起聊聊的映後座談,很多是小朋友主動與我們討論,翻轉過往是大人講話的情景。
是啊!連看電影這件事情,小孩也有他的主體性阿!

======================
【延伸閱讀】


======================
【近期活動】
想進一步了解共學團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法,歡迎參加我們的家庭教育實踐班,近期活動資訊如下:
【3/14~15中區家庭教育實踐班-彰化場】


【3/28~29 竹苗家庭教育實踐班】 


【3/28~29大台北區家庭教育實踐班】


======================
【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 】


歡迎大家小額捐款,讓我們更有能力為兒童、為親子們發聲!
捐款帳號:中國信託 (822) 1745405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