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6月19日 星期三

樹林的地方學研究:訪「樹林文史地圖」推動老師雷秀慧

文、圖:簡曉娟(台北共學平日六團成員)

我在雲林長大,先生是樹林出身,我們七年前結婚後就住在樹林至今,現在,這裡是我們跟兩個女兒的家。
大女兒一歲半後,我帶她參加共學團,學習在生活中實踐平等尊重的教養理念。三年過去,二女兒也出生,我逐漸意識到自己想給孩子的,是和她們成長環境緊密相關的在地化教育。
去年同婚公投後,樹林高中輔導室發了段照顧多元性別學生心情的聲明,我注意到原來住家附近有這麼一所有點「特別」的高中。
那陣子,我在樹林火車站發現「樹林文史地圖」的展覽,得知製作者是樹林高中的師生後,讓我對樹林高中更好奇了。
我默默期待,作為一個地方媽媽,如果這是我女兒以後長大要念的學校...原本我天馬行空地想,搞不好可以訪談地圖的負責老師雷秀慧,想不到我有個朋友認識雷老師,在朋友引介下,我真的約訪到雷老師了!
就這樣,我離開高中近二十年後,再次踏入高中校園,訪談雷老師規劃這堂課的想法脈絡。
寫這篇文章時(沒有太多採訪寫作經驗的地方媽媽,這篇我寫了半年啊~),我過去的受教經驗不時浮上腦海,讓我感慨之餘也期許,在108新課綱下,教育現場獨尊學科的現象能慢慢被挑戰、打破。希望每個孩子去學校,都能學到與真實生活連結的知識,無畏無懼的上學。

採訪那天,雷秀慧剛結束不久在樹林火車站舉辦的「樹林文史地圖」展覽,談起開幕當天的情況,她仍難掩激動:「那天出乎意料來了些媒體,,我印象很深的有對住在樹林的夫妻,特地來跟我拿地圖,說有些景點還沒去過,要把剩下的走完。還有記者跟我說,很驚訝我們的學生對著鏡頭都能侃侃而談,我說他們真的都去過這些地點,這是他們用心一學期的成果...」
雷秀慧是樹林高中歷史老師,去年她和校內幾位不同科目的老師,帶領高一人文社會實驗專班學生,花了一學期時間,踏查樹林44個文史景點後,整理成涵蓋產業、信仰、生活、歷史等八種路線的「樹林文史地圖」。
地圖發表後,在教育界和地方上引起不少迴響。在樹林高中任教21年的雷秀慧,談起教學改革充滿熱情。過去她也曾在教學中嘗試放入地方元素,然而像文史地圖這麼大陣仗的課程,還是教學生涯頭一遭。而規劃這樣的課程背後,雷秀慧表示,和即將實施的十二年國教課綱有密切關聯。
作為教育部選定的新課綱前導學校,樹林高中早在幾年前就積極投入資源,推動校內課程的調整與改造,「學校ㄧ開始都不勉強,是用鼓勵的方式,讓有意願、有想法的老師出來當領頭羊」。
帶頭之一的雷秀慧,起初開的課是「影視史學」的討論課,初衷是希望繼續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訓練學生歷史思維能力。原想進一步開設「歷史閱讀」課,才有了「文化享讀」跨領域課程。然後,隨著課程開展,雷秀慧意識到,教學改革應多跟在地連結。
雷秀慧是樹林人,高中時曾短暫離家求學,就職後又返回故鄉任教。「長於斯、教於斯」的她,觀察到讀樹林高中的學生,對在地的認識往往限於學校周邊與搭車地點,即使是本地學生,也對自己生長社區的歷史脈絡不甚了解,為了讓學生「接地氣」,「地方」—成為雷秀慧進行課程開發時的核心意識。
在新課綱架構下,樹林高中目前有三種課程開發路線:多元選修、專班專題與校訂必修。其中的校訂必修課程,要求學校依自身特色與願景開發全校性的共同課程4-8學分,是推動各校發展「地方學」的制度性背景。
雷秀慧指出,不只樹林高中,鄰近的板橋高中(板橋學)與北大高中(三峽學),也致力擴充相關課程。
這兩年,樹林高中透過制訂校訂必修教案「樹林文史導覽」,讓學生在入學初,都能透過相關課程,建立初步的在地知識。而樹林文史地圖,正是從原本文史導覽的基礎上,為專班學生進行擴大與加深程度的教學設計。
不過,雷秀慧坦言,從文史導覽銜接到文史地圖的過程並不容易。學生一開始對地圖的概念不足,往往會出現距離過遠或抵達難度過高的路線規劃,需要再三溝通、調整。同時,由於課程採全班分組進行,如何讓各組地點不致重疊過多,又能突顯主題差異,也要透過師生有意識的去「串」地點,賦予路線生命。
「有些學生的文創部分我們盡量不去更動,像是山佳煤礦產業的『煤完煤了』。保安街有廟宇,附近也有長老教會,他們就想到『永保安康』...但有些找不到意義的,像當時有學生找了宮廟又找了運動公園,後來我們靈機一動,想到『看見生活』,這些地點是以前跟現在人的休憩場所,這樣就有了連結,能夠賦予路線意義。」
規劃過程中,如何呈現地圖的獨特性,也是雷秀慧不斷思考的。文史地圖和坊間地圖不太一樣的地方是,當中有不少「隱藏」或「獨家」的景點。而之所以得知這些資訊,跟師生接觸在地的文史工作者有很大關係,「樹林有不少荒廢礦坑,備內街就有一個,已經荒煙蔓草,靠文史工作者鄭至翔老師帶路才會知道。」
翻開樹林文史地圖,內容不但有導覽路線全景圖,各景點的圖文介紹,還有QR code能連結到學生自製的影片。雷秀慧表示,文史地圖協同了歷史、國文、地理、美術四個科目。地圖的文案與刊頭主題部分是由國文老師李玉容負責;地理老師劉明怡帶學生認識地圖、比例尺等工具並製作簡報;美術老師黃志彥指導學生拍照的注意事項及描繪處理地圖;她則是協助規劃路線,並透過日常教學運用的ORID提問法(觀察-反思-詮釋-行動),引導學生從觀察與記錄現況的過程得出自己的反思。
對雷秀慧而言,新課綱要求各學科的跨領域整合,這和文史地圖的背後精神剛好是一致的,「這份地圖是跨領域的,如果只是我一個歷史科弄,不會長這樣。新課綱希望大家可以跨領域,而地圖產出的樣子,正好是跨領域的結果。」
從製作地圖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到跨學科的知識與技能,藉由踏查樹林的舊礦坑、水圳建設、藺草文化等,也能了解到樹林區過去產業的歷史軌跡,進一步牽起他們和在地耆老與聞人的關連,甚至思索地方未來的走向與發展。而這種對在地知識的回應與回饋,就是雷秀慧眼中最有價值與意義的學習。
至於這樣的課程會持續開發下去嗎?雷秀慧笑說,課程深度會跟著學生班級和年級的狀況作調整。在高二上學期,她帶領學生們將踏查的主題,以較嚴謹的小論文形式,參加全國競賽,幾乎所有主題都獲獎。在下學期,由於學生課業壓力教大,她改以開設「樹林采風—在地人文書寫」課程,以較輕鬆、感性的人物側寫報導方式,讓學生能延續對在地的關懷與情感。
未來,學校也會持續開設各種面向的地方學選修課程,讓有心投入的學生能有更多元的選擇。 透過書寫樹林人樹林事,樹林高中的師生們,正嘗試打造一個地方研究的知識網絡,在課程的累積與延續下,相信屆時樹林高中的地方學研究,不只見「樹」還能見「林」吧!

註:樹林文史地圖有八條路線,分別是:「煤完煤了-山佳礦業遺跡之旅」、「昔日遺跡-回到日治」、「尋蹤覓跡-穿越古今之旅」、「看見生活-古今休憩地之旅」、「水利眾生-漫漫水道蔓蔓生機」、「永保安康-眾神齊聚一堂」、「踏蓆尋煤-潭底看樹林」、「山下人佳-黑金部落的傳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