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歷史的多面向

文、圖:Joanna Huang(北區暖蛇家長)


昨天去立法院聲援記者會,蘋果因為參加活動沒跟到。接她回家的時候,她問起記者會的事,我把這件事的始末講給她聽。

「有兩個國小老師,帶小孩去校外教學,參觀鄭南榕紀念館。」

蘋果說:「我知道他,那個記者。」

「嗯,但是有個學生的家長覺得參觀這個紀念館不適當,於是跟一個議員抱怨。議員就找教育局的人問,教育局的人就找校長問,校長就找老師問,希望老師解釋清楚。」

蘋果露出疑惑的表情:「為什麼不行?」

她的這個問題單純又直指要點。在她生活的世界裡,大概很難想像為什麼有人要干涉別人去參觀哪裏?而且這個干涉,還是透過一層又一層的壓迫。

「對啊,為什麼不行?這個記者會就是要支持老師,讓她可以自己決定,可以帶小孩去參觀這個紀念館。」

蘋果:「然後勒?」

「這個記者會就是這樣。至於為什麼他覺得不行,這個要講很長。」

蘋果:「那你就講很長啊。」

「這個要講到歷史,你知道什麼是歷史嗎?」

蘋果:「就是以前發生的事。」

「這個解釋很精準噢。以前發生的事,現在的我們要怎麼知道?就是要透過別人寫下來,或講給一個又一個的人聽。所以歷史,被誰寫下來或被誰講出來,就很重要。」

「比如說很久以前A跟B打架,A的家人會說是B先動手的,B的家人會說是A先動手的。但是A家的人比較厲害,大家都聽他們的,所以後來的人就相信,是B先動手的。」

「可是這不一定正確,我們還要去問B的家人,看看當時發生什麼事。」

「這個議員所相信的歷史,就是那個時候的政府希望我們相信的事。那個時候的政府,在中國那邊打架打輸了,逃到台灣來,想要重新集結一下兵力,再打回中國大陸去。所以如果台灣的人民抗爭,政府就覺得很煩很討厭。」

「那時候的政府,就是現在的國民黨,它的全名是中國國民黨。」

講完這句,剛好到達跟爸爸約好見面的地點。蘋果朝著爸爸跑過去。我想著剛剛說的那一段,反省我的立場會不會太鮮明,影響她對這段歷史的理解與判斷?

歷史是多面體。我一直這麼相信。但是除了事件本身,我更有興趣的是每個大時代的背景如何影響著小民的生活與生命的開展。事件是歷史,而在巨輪之下小民的痛苦喜悅歡樂悲傷,也都真真切切,是歷史。

的確,我選擇了某一面作為我的立場,作為我認識這個世界最快的方式。但是我絕對不會去阻止小孩或任何人,從其他面其他角度理解或建構,歷史的多面向。

後來呢?

我們沒有繼續延伸這段對話。小孩理解了什麼我不得而知。不過小孩跟我要了當天立法院的通行證,貼在她的娃娃屋裡面。

她會記得這件事吧。


【延伸閱讀】

2018年7月10日,【捍衛教學自主,驅逐威權惡靈】–「基層國小教師鄭南榕紀念館校外教學事件始末」記者會

2018年1月13日,Joanna Huang,警察。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