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冰淇淋的奇幻課程

文、圖:彭馨儀(暖暖蛇小學共學團媽媽)


2017_0517_一場「冰淇淋的奇幻課程」
在「事件」與「發現」中學習,一堂由小孩自己組織起來的 「冰淇淋課」

上午課程結束後帶小孩到公園放風玩一玩,打算等下去附近吃午餐。玩一下後孩子們聚合在一起竟然討論出要「做冰淇淋」這件事情。
三個大人_希瑜、安妮、蘇菲正在公園坐椅課後放鬆聊心酸,我則抽空去7-11為下午的課程準備教具影印。
孩子們於是找上了今天來陪伴的俊丫。如果,我在的話可能就會以「我們先去吃午餐,等一下還有下午的課程」…等等話語,就會讓孩子們結束「做冰淇淋」這個念頭。

首先,一個間單的念頭_「買材料_找一個大人帶我們去買_回來做冰淇淋」已經形成了,孩子們問了俊丫同意帶他們去買東西,讓這個行動跨出了第一步。


於是,一群小孩飛奔回家,拿起紙筆開始組織起行動計畫。

這個組織計畫實在令人驚訝,先決定口味,布丁、香草或是香蕉…,再來討論經費,有人有錢有人沒錢,各有考量,為了讓這個計畫行動下去,香香向小悅先支借代付,黏黏向佩瑤預借現金,緯緯想參加但她想存錢不想花錢,討論結果因為是在緯緯家製作,緯緯提供器具與空間所以也算有付出。


參與的人員談妥了,接下來就是列出採買清單。

孩子們先用圖示的方式記下要採買的東西有那些,列出編號及誰負責這品項。
帶著這張「採買清單及分配表」孩子們來找俊丫。
孩子們:「我們要買這些東西,可以帶我們去買嗎?」
俊丫:「好啊!我帶你們去~!!但…這…這些是什麼??」「這我看不懂要怎麼買啊?」

俊丫問孩子們要買什麼?孩子們口述,俊丫寫在白板上,孩子們自行分配每個人寫一個字在清單上,於是就又是一堂寫字課,而且目地性十足,沒有推拖拉,馬上寫完,為了行動目標每個人都想快點把字寫完。

於是,一張更完整的採買清單再度進化完成。
俊丫看了看:「這些東西真的就可以做出冰淇淋嗎?」
清單內竟然還有一項「冰淇淋」…???這…??
我們來上網查查看「做冰淇淋」需要什麼材料好不好??
蘇菲回來了,協助小孩們上網查詢如何做冰淇淋。
俊丫一樣寫在白板上,小孩再寫到清單上。

更進化的採買清單,這次連數量多少,單位是什麼都加進來了,600cc、150cc、4又1/2匙…,這又是一堂數學課了。
蘇菲提議,鮮奶600cc可能會太多,要不要減半。(可以看得出來,蘇菲不想把事情搞大,想要快進入下午的課程),總之,孩子們同意了,於是將所有的數量除以2,又是一個數學題目了。


安妮買午餐回來了,所有大人都想說先來吃吃午餐,於是大家開始午餐,俊丫也去吃午餐了,看看可不可以淡化這件事,大人們都有著一種想法:「小孩們做冰淇淋下去,茲事體大,下午的課恐怕就毀了吧??」

沒想到俊丫說:「我們吃完就去採買,回來做完冰淇淋再來上課,上完課就可以吃冰淇淋了」。

俊丫於是帶小孩們出門採買去了,我因為還要幫黏黏列印相片,所以跟著一起出門。


一下樓開門,孩子們或許是太過於興奮,仍有部份脫序行為,「走不走啦~!」「快點啊~!」大力開關門、馬路上跑跑跳跳…等等,就像他們平常會有的反應一樣。
俊丫見狀:「是你們要去的,又不是我要去的」二話不說,回頭關上門往樓梯走上去,把小孩們全留在門外了。其實俊丫是留在門後,果然一分鐘內小孩們回來按門鈴了。

俊丫開門後,軒軒就說:「我們聽俊丫的話好不好,大家跟隨俊丫的腳步好嗎?」小孩們為了達成目標,竟然自我組織起來自我約束,並形成一種可以安全出門的氛圍。
從「做冰淇淋」這個想法出現到真的要出門採買,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了,這個動機竟然強烈到還沒消失,且小孩還自動調整行為,自願配合聽從大人的指示。

俊丫在這個過程中行動與態度是很堅定的,但是臉上完全是笑臉的狀態。能夠如此也是讓小孩的動機可以一直持續的原因,如何做一個不打斷孩子動機的大人,我從孩子出生到現在,一直都還做不到,這是我們都應該再學習的。


走路前往全聯採買的路上,仍然有不少小插曲,俊丫會提醒小孩們注意車子,小心行走。突然,有人踩了俊丫的鞋子,俊丫停下來問:「是誰踩到我的鞋子了?」大家都說「不是我!」「不是我!」

沒有人承認是誰踩了俊丫的鞋子,俊丫於是又停了下來,「我們來找出誰踩了我的鞋子,再來繼續走吧! 」(仍然是面帶微笑的)。「承認又不會怎樣,我只是想知道是誰啊!」

這次停得有點久,軒軒說:「好吧!我承認是我踩到的啦!」「那要怎麼樣?」
俊丫:「怎麼樣,來擊掌吧~!」「耶~!找到了,繼續走吧!」
所有的小孩都來擊掌了,就繼續走了。
其實,真的不知道是誰踩了俊丫的鞋子,或許也不是軒軒。
但看得出來,軒軒是想讓整個隊伍繼續往前完成採買的目標,所以他跳出來解決會影響採買目標的事。


大家繼續有活力的往前走了,「做冰淇淋」的動機能如此「愉悅」延續這怎久,再次令人感到驚訝。給小孩時間,而不是催促他們要完成什麼事,真的能讓小孩在穩定的情緖中學習。

走路是很好的探索,在走路前往全聯採買的途中,小孩也觀察到路徑上的更細微的訊息,也有可能是情緖的愉悅讓他們觀察更有專注力,對路邊的大魚非常有興趣,也會看到更多平常沒主意到的事物。緯緯看到了有趣的門把的設計。

俊丫說,他沒有一定要在過程中教會小孩什麼什麼…,他只是在「建立關係」。
教者與被教者存在某種信任關係時,教與學才會產生意義。

軒軒,人稱「何大膽」,對於週邊危險狀況常常不太清楚,但今天俊丫在說明等紅燈時路口的危險性,卻看到軒軒靜靜地在旁聆聽。這就是小孩們的內在動機強烈,為了達到目地他們竟以可完全改變自我行為,調整以往大人們認為並不太妥當的行為態度。另一個原因是當我們觀察到小孩真實的動機,才有辦法建立真實的關係。這時,聽話已不再只是聽話,而是一種全然的信任及以對教者的認同。

這並不是行為控制,我看到的是,小孩們真心跟隨俊丫的建議來行動。俊丫花很多時間來聽他們,或是理解、同理小孩們的動機需求。
就這樣,一路「愉悅」的行走,沒人喊累、沒人抱怨,甚至聽進了交通安全的概念。已經走到全聯門口了。


進入全聯之前,俊丫又停了下來,問「清單在哪裏?我們再來看看誰負責買什麼東西?」
在這裏我又看到更驚訝的事了,一場「分配正義」正在展開。

每個小孩都有自己分配到要買的物品,我原本以為是每個人負責買不同東西,集合起來之後整體花費由大家平分。這是我們大人一般想像的「公平」,但小孩們並不這樣進行。

從緯緯可參加但不用付錢就是一個開端了,每個人採買的物品價格不一,目前也還不知道價格,但小孩就是自己分配好了誰買什麼東西,那個物品的費用就是由他來支出。
這過程中的所有討論都是小孩們自己討論,俊丫都沒插過任何話,就讓他們自己討論。
我想若是我可能就會很快的介入,用「公平」的角度來幫他們分配物品與金額。
有人說他比較沒錢,有人說他的錢是借的不能花太多…這些都被列入討論的內容之中。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目標,有人付出多、有人付出少…以這樣的邏輯溝通與對話,竟然也討論出了一個完美的結果。

採買清單在全聯的門口再度進化,大致掋定:
軒軒_鮮奶、香蕉_小悅、香草精_香香、玉米粉_黏黏、蛋和糖_緯緯家有。
這場「分配正義」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完全想像不到我的這群小孩們,竟可以如此理性地、有邏輯地、有組織地、對話式地…去完成集體共同的目標。
俊丫常說,小孩會帶領我們學習,今天我真實感受到了。


終於,開始採買。又是另一堂「價值/價格與目的」判斷及決策的課。

清單上寫明_鮮奶300cc,現場有2000cc、1000cc、440cc、290cc的包裝,這是決策的時機了,小孩後來決定買290cc包裝的,只要28元。
香蕉找來找去找到一包二支包裝的,但沒有標價,小孩很快地討論說「我們一起去問店員」,這在平常帶小孩上賣場概本不可能發生,共同的目標也讓孩子們變得積極主動了。後來玉米粉也找不到,同樣地也問了店員。香草精也去問店員,得到的答案是這裏沒有賣。

鮮奶油只需要75cc,但現場只有1000cc包裝,要價230元。小孩們討論出,這個太貴了,但沒有這一項就做不起來,所以還是要買,但是沒有人單獨付擔得起這一項物品,大家討論後決定共同分擔,在採買清單上寫下「大家一起去(出)」,並決定回去再邀請沒來採買的小孩一起加入共同分擔。這…這…簡直太高階的思維行動了~!!!

整個採買過程,小孩們會思考我們需求多少?我們有能力買多少?數字與真實的質量為何?300cc和290cc差多少?這是一個價值、價格、目的、需求的綜合判斷。

全程俊丫仍是不發聲的,他只是「陪伴」,全部由小孩自己組織自己決策。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自己帶小孩出來賣場,我是否可以如此沉得住氣~~ 同時,我也看到,只要給小孩時間他們會做出當下時空的最佳判斷。

還有一項香草精沒買到,沒有人喊累,繼續前往下一個點採買,(我家到賣場來回大約2公里),
過程中小孩們不斷地的各種不同的討論進行著,一直計畫著下一步如何進行。

進入西點材料行,小孩完全不浪費時間,直接問老闆:「香草精在哪裏?」小孩們拿完馬上付賬,老闆問:「你們買這個要做什麼?」小孩全部一起回答:「要做冰淇淋啊~!!」
小孩們內心對於動機目的的鎖定仍然強烈。


回到家,開始做冰淇淋了~!!

大家興緻高昂,一回家自動去洗手,沒去採買的小孩果然還是想要參加的,還好,整個行動團隊已經想好了方案,每個人繳交了鮮奶油的分擔費用38元,就可以加入了。
沒有人玩戰鬪陀螺、沒有人看手機,每個人都想做冰淇淋。

所有的小孩目標一致,這真的是很難得的現象,尤其這並不是大家一起想要玩什麼,看手機、玩桌遊…等等立即性的活動,而是一個建構性的行動事件,是一項需要「時間」與「執行力」的行動,需要付出能量才能構成結果,它包括邏輯、溝通、對話、數學、語文、價值/價格判斷、交易/交換、交通安全、等待(強烈的預期動機)….的課。

接下來就是「等待」,等冰淇淋結凍。

原本我也以為下午這一堂課應該就這樣沒了,因為做完冰淇淋送入冷凍庫時,已經是下午5:00了。

俊丫說「上課了~!下課後就可以吃冰淇淋了~!」
小孩就全坐下來開始做他們本來安排的課程了,在小孩們滿足了內在動機需求之後,他們的行動專注力更加驚人,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所有小孩竟全完成了當天的作業~~

接下來就是吃冰淇淋時間了~!!太好吃了


一場「冰淇淋的奇幻課程」
我們可以思考什麼??

今天看到什麼?
以前疏忽什麼?
我們應該怎麼做?
我們如何當一位「延續小孩動機」的大人?

1. 孩子可以自己完成複雜的一件事:確立目標

2. 學習在於「發現」與「事件」

3. 「動機」「組織」

4. 形成集體共識:找其他同伴一起做執行能量更強

5. 尋求支援:找可以幫忙實現的大人來協助

6. 有「溝通」、有「對話」、有「組織」、寫出要買的材料、討論並安排經費來源

7. 有「分配正義」、分配分擔(分配正義)

8. 為了尋求大人的支持有程度上的妥協「乖巧」、「秩序」、「聽大人的意見」

9. 主動尋問:直指目標

10. 等待(強烈的預期動機)

11. 這是一堂邏輯、數學、語文、價值/價格判斷、交易/交換、交通安全、等待….的課



以前疏忽什麼?

1. 孩子每天常常形成目的與動機,形成團體共識,卻常常被大人忽略或符合現在應要做的事

2. 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後,能更專注從事下一個活動

3. 大人要追究責任,孩子更不想承認

4. 維持笑的狀態與孩子對話

5. 帶孩子走走也是仔細觀察環境



我們應該怎麼做?

1. 教育即日常

2. 心態好就是準備好的教室(機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