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都是豬的錯!

文、圖:呂淑慧(台中平日一團領隊)


一、場景

上週去草屯工藝館共學,五樓空間有一區放了許多木頭板凳,以豬的造型仿刻。
幾個孩子們在這一區玩耍,其中的某個場景引發我的一些思考。
當時孩子們正抱起頗有重量的豬板凳,如同疊羅漢般疊在一起。

阿中抱起一個較大的板凳走動,經過阿霖附近時,不小心跌倒而板凳掉了下來,些微的擦撞到他的腳。阿中躺在地上,可能是感覺到痛,可能有其他感受,於是他嚷嚷著要把阿霖變成他的奴隸,然後要打他出氣。

在語言的背後,我猜阿中對於跌倒有生氣及挫折,只是以指責的語言表達。所以我試著聆聽他的感受,跟阿中說:「我猜你有很大的生氣。」
對於阿中的指責,阿霖也回應了不只一次:「又不是我的錯。」

然後走向一旁的階梯,我猜阿霖也有生氣及覺得無辜吧!
不一會兒,阿霖突然冒出一句:「都是豬的錯!」,「我幫你去打他」,然後跑去要打豬板凳替阿中出氣。
當下我在旁邊簡直笑岔了氣~覺得小孩的反應太有意思了!
接著不打豬了,幾個孩子就一起打或踢旁邊的大兔子。
我心裡OS~如果兔子會說話,它大概也會說:「真倒楣,又不是我的錯。」


二、討論

回來之後,我記錄下這段觀察,同時邀請團員們一起來想想及好奇:

當孩子指責別人說:都是某某的錯。這是如何發展來的?是孩子的發展過程中自然會形成的嗎?
說錯在別人,對孩子來說會有什麼好處?或是可以避掉些什麼他不想要的嗎?
當時孩子是如何經驗到自我價值感的?或是其他…?

以我的觀察,這並不是少數的孩子才會有這些反應。
討論過程中,有人說這是他的地雷,對於孩子也有責任卻怪別人,會認為孩子在牽拖。
有人猜想孩子是基於過往的經驗而害怕被罵,把事情推給他人,或找個理由,都會減少承擔的壓力。
有夥伴提及大人有時候也會脫口說出「不是我做的」,藉此讓自己不被責怪或歸因,這讓他想到是一種自我保護。


三、我的觀點

最後我也分享了我的觀點,當然這也只是某一種觀點。

這次我請團員們多想想的是:孩子想要保護什麼?或想得到什麼?
因為人的行為是外在的呈現,孩子之所以選擇某些行為,是基於他內在更深層的渴望及需要。

我認為孩子要保護的是他的自我價值感,想得到的是自我認同。

從人的發展來看,小孩的自我價值感及自我認同最初是來自於大人的「鏡射」。
他們會從周遭大人與他的互動、對他的回應,或者是大人對一些事件的反應,去抓取各種訊息,並且以小孩有限的眼光及角度加以詮釋。

小孩,特別是幼兒,他們沒啥大事,關注的最大的焦點可以說就是父母。爸爸媽媽愛我嗎?我會被好好照顧嗎?我值得被愛嗎?雖然他們不會用這樣的語言,卻是內心深處的重要渴望,同時父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所以這也和生存直接相關。

有時,孩子發生某些行為,大人帶著情緒指責小孩,說小孩犯錯;或是在不同情境下,小孩聽到大人嚷嚷著:都是某某害的…,而解讀應該是某某的錯,所以某某要為犯錯負責。
經由一次次的體驗,小孩會產生一些連結。
當做錯事,或是做了一件爸媽會不高興的事,因著過往經驗及自身的詮釋,小孩可能就會連結到我不是好孩子,擔心爸爸媽媽會喜歡我嗎?會繼續照顧我嗎?會不會不要我?這些都危及小孩的生存。
這時他是質疑自我價值及無法有好的自我認同的。

因此為了求生存,為了保護自己的低自我價值,孩子或說人自然會選擇撇清關係,主張「這不是我的錯」,最好是有一個替罪羔羊,就可以承擔錯誤。
這樣說並不是要指責都是父母的錯,因為父母做為人的有限性,加上孩子有限的眼光,是非常容易就這樣連結的。

只是就像另一位團員說的,當覺察到可能存在這樣的連結之後,就可以選擇斷開這樣的連結。

她分享道:「後來事情發生了我就不再追究對錯,而是想知道發生的過程,但是他在壓力之下還是會習慣的這樣說,我也沒有制止他,就只是告訴他我只想知道怎麼了,也不會因為這樣罵你。」

這是父母在對待孩子時,可以去做的調整及改變。當然,對孩子來說,他也需要時間調整及改變。
特別是孩子越大,他就不只面對父母,也同時從更大的世界及週遭他人在抓取訊息及建構自我認同。


四、提問

每個人都可以問問自己:我是如何看待犯錯的?孩子可以犯錯嗎?
犯錯的人就是沒有價值的人,或不值得被愛的人嗎?
如果你認為「不是」,當孩子犯錯或是做了一件自己不認同的行為時,又要如何把行為和人分開?
針對行為表達意見與孩子討論,同時卻又能讓孩子感覺到,他仍然是為爸爸媽媽所愛,是重要的,是好的呢?

我認為在一次次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從與孩子的互動中,示範及傳遞這樣的價值。

「無論你做了什麼事,無論你表現如何,我都一樣愛你,你永遠都是夠好的。你的存在就有價值!」



【延伸閱讀】

20131114,翁麗淑,罪與罰之間

20170509,徐小倩,跟孩子談偷東西

20161012,Janet Lansbury著,Alice Hsueh譯,當孩子說「對不起」時,他在想什麼?




【親子共學團家庭教育實踐班 十一月招生中!】

各位朋友,親子共學團的家庭教育實踐班在今年十一月有三個場次,歡迎報名參加。
實踐班這個課程將協助你,在勞累的育兒點滴中,找到方法拾回愜意的生活,找到力氣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找到信心更滿意做為父母的自己。
兩天的實踐班有理念澄清討論課,有育兒經驗分享,有親子體驗課,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十一月實踐班的三個場次與報名方式如下:

2017年11/11-12 南投場
2017年11/18-11/19 高屏場
2017年11/25~26台南場

歡迎你一起來做不一樣的大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