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三歲多的小孩要學什麼?怎麼學?

文、圖:楊鎮宇(台北共學平日六團領隊)


前陣子我們團討論「要不要送小孩去幼兒園」,後來我們聊到要這麼快跳入「要」跟「不要」這兩個選項嗎?

於是,討論變成「三歲多的小孩要學什麼?怎麼學?」這一題。(補充說明一下,當時我團的小孩年紀較多是三歲多,所以討論的年紀設定在三歲多。)

後來討論討論著開始有些火花,團員阿華覺得悶悶的,他覺得當他主張大人可以帶小孩進行一些活動,讓小孩有更多體驗,好像一些團員就認為他想要送小孩去幼兒園。

這是滿常見的討論脈動,很快落入「要」跟「不要」這兩個選項。


我認為原因在於,當大人討論「要為小孩安排些什麼」時,存在著誤讀的情況。


現在最常見為三歲多小孩安排環境的地方是幼兒園。所以我們的參照座標會不自覺的放在幼兒園上,而如果是對幼兒園教學有些疑慮的人(像我就是),一聽到要為小孩安排學習環境,就會有種下意識的牴觸情緒。

我覺得在討論過程中,這種「下意識的牴觸情緒」是不可忽略的,必須要先釐清彼此對於「學習」的理解方式,才能避免誤讀。這是我對那場討論過程中的一點體會。

由此,我也才能去解讀團員阿華一直提的,他的發言裡頭,一直有種覺得被誤解的無奈感。比如他會說,大人想太多了、小孩沒興趣他也不會要靠近啊、不要設文字遊戲之類的話。

當彼此釐清對於「學習」的理解方式後,才能進入下一步討論,那就是,要提供什麼?怎麼提供?然後我也才能談我的擔心,就是我會擔心塞太滿,擔心安排的活動或課程太形式、太認知、太以大人為中心。


現在最常見給小孩的學習環境是幼兒園,很具體,很多理解的材料(喔會教注音符號、數字、英文,會有唐詩唸謠、美勞等),如果不是幼兒園,拿掉幼兒園的殼,就變成爸媽自己安排的活動,像是PG團(帶繪本、唱唱歌、做做勞作等)。然後共學團的環境,像是另外一端,不排課程跟活動,去盡量自然的環境,就地取材玩耍,讓事情發生。這是光譜的兩端。


如果不去幼兒園,又拿掉課程跟活動,跟小孩相處時,大人要幹嘛?小孩要幹嘛?這大概是一種傳統意義理解下的「學習真空狀態」吧,不是在幼兒園,沒有在學,沒有排課程跟活動,沒有在學,我想表達的大概是這個意思。這也大概就是一般人對於共學團的理解,ㄟ,都沒有在幹嘛耶,有在學嗎?

可是咪娜桑,不要忘了,我們的團體叫做「共學團」呀,裡頭也有個「學」。只是這麼一來,我們就要一起來探究有別於幼兒園,有別於安排課程跟活動的「學習」方式了。

不過我這麼說,並不是說,安排課程跟活動不好,不是這個意思捏。我的意思是說,現行常見針對學齡前兒童的課程跟活動,有些要花錢去參加,而且帶領者沒有關照到小孩的發展需求跟個別差異,時常要小孩跟著活動流程走,這樣的方式我是反對的。

我也不是說幼兒園不好,不是這個意思捏。我是說,現在幼兒園常見的教學法是教認知,例如某某家長認為他小孩可以背誦一連串數字或學很多字,或學了多少英文單字,然後同樣也有忽略小孩的發展需求跟個別差異的情況。

我說的「個別差異」,大概像是《你的三歲孩子》這本書裡頭說的:

「如果你孩子的個性是屬於需要事先的提醒,那麼,你就該讓他事前有個提防。如果他需要的是安定的環境,那你就不要整天帶著他東跑西奔。如果他在下午的時段精力最充沛,那你最好打消在早上要求他做一大堆工作或活動的念頭。如果他是專注型的孩子,那你最好讓他有充分的時間,仔細地完成一樁事,不要老是催促他。如果他是個比較感情化的孩子,你也許最好用情感來引動他,而不要對他談一大堆道理,因為他可沒興趣聽你的大道理。」

雖然小孩間有個別差異,但仍有共通性,那就是每個小孩都有內建的發展需求,他的肢體發展、五官體驗、語言、心智能力、社交,都是有內建的需求在催促著他們成長。


另一個共通性是,每個小孩都需要「自由」,而這點特別需要大人的自制。幼兒教育的先驅蒙特梭利曾說過:

「在『引導』孩童時,老師必須讓他們不太感覺自己的存在,這樣,若有需要,教師可以隨時幫忙,而絕不至於成為兒童與經驗間的阻隔物。一個教導字一般用法的課程,會冷卻孩子對知識的狂熱,就如同它會冷卻大人的狂熱一般。保持這份狂熱的活躍是真正的指導秘密,其實這不難,只要以一種尊重、鎮定及等待的態度,來看兒童的行為,只要兒童能在他的經驗裡及舉止動作上無拘無束。」


在共學團內,我自己設想給小孩的環境是,給他空間去發展:

1.跟自己相處,跟自己身體的、情緒的、心靈的相處(跟自己的連結)

2.接觸自然環境,除了認識動植物的名字,也練習觀察跟體驗(跟環境的連結)

3.人際相處,甚至對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面向有些體會(跟他人的連結)


先不刻意安排一套活動或流程,不代表教學就沒有系統。我覺得大人要先搞懂小孩的系統,就是說,大人願意給出時間跟空間,協助小孩建立他的系統,有能量的系統,只能慢慢醞釀,自行內建,強行外加,終究會脫落的。


上面講了這些,這邊我重新講一次我原本的擔心。我原本擔心的是,大人若有那種「我覺得這個很好,你要吃下去」的心情,這就不是「協助小孩拓展經驗網絡」,而是一種「馴化」了。因為這種大人覺得的好,反而會讓小孩打壞他的學習胃口,或者,小孩會無法想像沒有標準答案的日子。

就算大人要安排所謂的「課程」,以三歲多的小孩為例,比如說去樹林裡頭,問小孩要不要找三種葉子跟三種果實,摸摸看,聞聞看,然後講葉子跟果實的故事。

可是,如果小孩根本不想要找樹葉跟果實,大人能不能就擱著?大人願意保持留白的時段嗎?如果過程中小孩間起了紛爭,能不能先處理小孩的狀況?

上述那些情境發生時,是非常奇幻的時刻,是「大人的系統」跟「小孩的系統」碰撞的瞬間,往往考驗著大人,現在接下去進行的是「教育」還是「馴化」。



【延伸閱讀】

20161015,林秀怡,教導與體驗
20170418,Tân Tek-hôa,我們的自學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