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教導與體驗

/圖:林秀怡(高雄共學平日二團領隊)






我是今年九月開始當共學團領隊,在這之前,我參加共學團近兩年,和孩子一起共學。回想那段時光,有好多親子互動經驗,都讓我一直思考「教導」跟「體驗」的差別。

在和我們家哥哥相處時,我們很自然的教導他:「不可以打人」、「不要打架」。可是,在孩子的人際互動中,若他被打了呢?!若他一直挨打,他也很乖的遵循父母的教導,都沒還手!你會開心還是心疼他為何傻傻遵守你的教導,不會變通呢?那什麼時候要還手?什麼時候要忍耐?怎麼教?

之前,我們也曾教導哥哥要「分享」,哥哥吸收的很好,騎著新穎的滑步車到學校運動。不知何處跑來一位女孩,非常熱情的跟他打招呼,也非常開心的一直摸著他的滑步車,躍躍欲試。我提醒她,「這是我們家哥哥的,你如果要騎,要跟他借喔!」

那個小女孩馬上用熱情的口吻對著我兒說:「可以借我嗎?」

阿木我很有自信的想,應該不會吧,我兒那麼寶貝他的愛車,更何況,他們倆根本就不認識呀!

沒想到,愛兒竟然說:「好阿!」

那女孩非常開心的騎上車,滑開了。留下滿臉錯愕、一時反應不過來的阿木我...

阿木我內心OS:這是分享嗎?我們根本不認識她ㄟ,而且看她玩的很不客氣,鈴鐺一直死命按,會不會弄壞阿?!所以,「分享」的規則在哪裡?

有一陣子,我們家弟弟年年處在「為什麼」的年齡,瞎瞇都問「為什麼」?

在車上,他們往往會觀察到許多類型的車子,哥哥最近會特別注意「油罐車」和「化學車」,因為他們車後面大多有:「紅色」三角形標誌或「紅色」旗幟。年年會問:為什麼要紅色?

我想起我們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廁所、坐電梯時,也都會看到紅色按鈕,之前我跟他們說,這是「緊急、需要幫忙」時才可以按的,所以「紅色」對他們而言,代表有緊急、危險、要幫忙。

所以,當年年問化學車後面有紅色標誌時,我回答說,「因為這種車子車上有汽油或化學物品,很危險,要保持距離。」

可是,我回答了之後,又想到,其實紅色也有正面的「抽象意涵」,像是熱情、活力、奔放。為了擴展他們的多元思考,我解釋紅色代表的正面抽象意涵。結果我發現,他們好像聽不懂,而且搞混了之前對紅色的定義(緊急、需要幫忙)。

以上三則互動經驗,可以看出阿木我過去真的很用心地「教」孩子厚。

前陣子我讀了李坤珊寫的《帶你長大》,以及談瑟谷學校的《瑟谷傳奇》。李坤珊是一位旅美的幼兒教育博士,前半生在美國的幼兒園帶孩子,現在波士頓訓練中心教導幼兒園教師,固定在親子天下撰寫專欄。

李坤珊的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不管你是一個爸爸、媽媽或老師,你確定你現在要孩子主攻的知識或努力培養的價值觀,適用於十年後嗎?我想你不能!現在許多熱門的工作,在十年前還不存在,如:網路設計師。而許多現在主流的價值觀,是十年前被忽略的,如:團隊合作能力。」

書中有許多「標題」,也很打中我,如:

「生活點滴讓孩子長出能力」
「沒有你,我長不大」:意指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與愛,才能長大
「我不要精打細算的童年」:作者不鼓勵讓孩子的生活被許多課程充斥著
「別再浪費孩子時間了」」:無法消化的學習內容、玩被忙取代....

第二本書「瑟谷傳奇」,是在講美國的一所強調「自主學習」的學校。那所學校採混齡教學,也沒有所謂上下課時間,每個人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沒有考試、成績。所有事情都會經過委員會討論,成員大多由孩子組成。很精彩、也很好讀的一本書。看完後,我體認到每個人先天具備的天賦是多麼珍貴呀。

參加共學一陣子後,我觀察團裡孩子的發展狀況和特質,以及閱讀上述兩本書談的內容,我有幾點體悟:

1.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學習場域。
2.藉由充分的玩和體驗,孩子會很自然的有所學習。
3.大人的陪伴、愛、關心,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
4.孩子是很睿智、富創意,有時他們只需要一個足夠安全、尊重的環境,他們會長大的,而且會超乎你意料的好。

這些生活跟閱讀的經驗,也讓我想到,在心理學理論中,有分為「認知」與「體驗」取向。我發現,一直用「教導」方式,或只讓孩子用「看」的方式來學習,其實是很費力的,成效也不見得好。

孩子的學習,需要大量「體驗」,大量的嘗試、犯錯、修正、再嘗試、再修正。

在安全的情境(除了硬體上的安全外,也要有「安全的」大人陪伴)下,讓孩子可以不斷嘗試,孩子自然可以找出屬於他的規則,而在這樣的空間下,你會發現孩子驚人的創造力,也會看到大人自己的僵化。

這樣學習出來的東西是「活」的,是「可調整」的,而不是媽媽說或書上說的單一法則。孩子也不會在我們所給予下的「框架」下長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