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關於動手與被動手】



                                                                               圖文: Tan Tekhoa


我們共學會不會太保護孩子?剛好相反,我們不是要建造溫室讓孩子無憂地成長,我們是想讓孩子更不受一般社會化規範和觀念的干擾,讓孩子在共學中可以更無限制地探索這個世界,也能在人際互動中摸索出自己與他人互動、相處的模式。

人際互動有各種狀況,共學不但不是要排除孩子間的糾紛、衝突,反而是要在減少大人的干預下,讓孩子面對各種人際互動中的紛爭、爭執、衝突,讓他們面對衝突、經驗衝突,並從衝突中找出自己應對衝突的方式。


孩子間的衝突,最常讓我們注意到的是動手,打人、推人、搶東西,相對地,語言排斥(我不讓你玩、我不跟你玩了)、小團體排擠因為沒有「動手」,就比較容易被忽視。甚至在面對衝突時,孩子如果沒有特別的反應,我們更容易因此忽略要協助孩子面對這些衝突引發的情緒變化、消化這些情緒以及學習面對衝突、解決衝突的機會。

我們強調著對於孩子的各種行為,不要過早地以我們的價值去評斷,而要更敏感地去觀察、理解、思考這些行為的可能原因。面對孩子間發生的衝突,我們也是如此,觀察、思索、理解原因,遠比「動手」這個行為更令我們關注。
以下「動手」可以替換為「打、推、搶、灑沙、丟石頭、砸東西、排斥、排擠等。

孩子動手有很多原因,無聊可能會動手去kāng別人,累積情緒的爆發可能會使孩子出手,互相的爭執中情緒沒有排解可能導致出手,別人踏進自己的安全範圍可能讓孩子情急而出手,別人沒有尊重到我們也可能會讓孩子出手,「從眾」或好玩的心理也會促使孩子無緣由地動手,互動的過程讓孩子不舒服也有可能讓原本一起玩得很愉快的兩人瞬間大打出手。

正因為不是從對錯、喜惡的角度出發,所以對動手的孩子,我們不急於規勸、禁止、防堵這個行為,也不堅持孩子必須跟對方道歉,我們更重於了解原因、理解孩子的感受以及感受與行為間的連結關係。了解了原因,就能從源頭來調整,也讓大人們理解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原因,這樣的作法用意在此,並非在迴避問題或避重就輕。

至於對「被動手」的孩子,往往我們也被認為只關心動手的孩子,被動手的孩子卻被忽視?

孩子「被動手」,第一時間當然需要安撫孩子的情緒,首先,我們不是要把孩子教成「沒有情緒」的人,快樂、高興是情緒的表現,憤怒、傷心、難過同樣也是情緒的表現,孩子被動手會憤怒、傷心、大吼、哭泣,我們不是要急於讓這些情緒中止,而是耐心地陪伴孩子消化、感受這些情緒。

自己的孩子「被動手」,大人們當然會心疼、不捨,這我們充分理解也能感同身受。自己孩子被動手,要怎麼照顧被動手引起的情緒,對方家長或協助者當然要注意到,但陪伴孩子、照顧孩子度過這些情緒,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父母本人,而不是他者。他者要緊的是了解動手者的行為源頭,讓被動手的孩子和家長了解狀況,了解了狀況才能跟孩子說明,並陪伴孩子面對這件事。
事情發生時,切記得不必主觀替對方孩子解釋,譬如說「沒關係,他是跟你玩的」(久來容易讓孩子誤以為被動手傷心難過是自己的錯)或是對方動手是不應該的(孩子會累積對對方的壞印象,往後遇衝突容易直接對對方出手)。我們要保謢孩子不受傷及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站在他這邊為原則;了解動手孩子的原因後,如果要跟自己的孩子(被動手的孩子),也只要持平地跟他說明,不必加入太多自己的善意或負面解讀,同時鼓舞孩子往後能勇敢去拒絕、反擊、反抗對方的這種行為。

孩子會因為是被動手者就趨向懦弱、委屈、退縮嗎?
談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想想,孩子跌倒了,如果我們出現很大的反應,孩子是不是就容易大哭?如果我們淡定地因應,孩子是不是多半如沒事般爬起來繼續玩?

孩子被動手,大人對孩子情緒和感受的自我投射,遠超過孩子真實的情緒和感受。從而大人從自我投射來解讀衝突事件,而認為孩子累積了委屈,並因此趨向怯懦、畏懼、軟弱。

我們照顧「被動手」孩子的方式與期望不同,落差大多也在於這裡。共學裡不禁止、防堵、預防衝突的發生,正因為我們想讓孩子遇到衝突時,學習著面對衝突、理解衝突和解決衝突的方向前進。

對被動手的孩子,同理並陪伴孩子消化難過、傷心、憤怒的情緒外,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協助孩子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時,要發展出反擊的能力,遠離衝突現場、反擊、表達自己不喜歡被這樣對待、質問對方為何要這樣做等等都是可能的方向,共學環境是一個相對友善的空間,但我們要關注的是藉由這些機會,讓孩子學習、發展出面對這些狀況的回應方式,因為孩子會長大,具備這些能力是要緊的,藉由這些經驗與機會養成,不要讓孩子一直變成委屈的弱者,往後面對共學以外的狀況、面對學校、職場、社會各種狀況,他們能藉此長成反擊、反抗的能力,是否比自憐自艾更為重要呢?


遇到衝突,孩子會不會成為弱者?會不會在委屈的情緒中一再循環,這都取決於大人的態度;而孩子被動手是不是就會學會用動手的方式回應他人?這個問題也取決於大人面對衝突、消化衝突和解決衝突的態度。





1 則留言:

  1. 共學團強調孩子的「物權」,當有小孩去動手拿別人的東西,馬上會有大人過去阻止,要求他要先問過主人。
    為何在牽涉更重要的「人身權」上,卻不是先制止,並要求打人的小孩要先問過身體的主人才能動手。而是要求被打的小孩當作自己跌倒一樣,情緒安撫後自己站起來?
    那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被搶走食物和玩具的小孩,只要安撫他的情緒就好,不用去保護他的 "財產" 讓他有安全感?!
    被打的小孩除了被同理,還有被尊重的需要。說「對不起」是一種尊重的展現。打人的父母應該要去找出小孩打人的原因之外,也應該對被打的小孩與家長有個責任感,也許是請打人的小孩面對,也許是道歉。
    我覺得共學團的立意很好,但是也有少數懶惰的家長,小孩打人了,也無意費心去瞭解小孩打人跑掉的原因,就聳聳肩說不好意思就算了。這樣對被打的小孩和家長都是一種不尊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