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療癒 原生家庭 帶出的傷】

                                                          圖文:Lili Liu


我以為原生家庭影響我的就是這樣那樣,但沒想到還有這樣這樣..那樣那樣.. 年紀至此,早已能想像及接納原生家庭裡,每個人當時(還有直至現在)的能力有限或有自己的困難。
沒想到,心頭雖寬,烙痕仍在。

在我的認知裡,父親是個很在乎孩子們學業成績的那種傳統角色,小學期間 我從不需預習複習,每次就都能是班上前三名。心裡一直記得一幕, 不知哪一年的某次考試前夕, 父親對著我說『考試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盡力了就好~』
然後,考了四科,我帶回398的分數,僅失的2分記得是國語錯了一個標點符號或什麼的 那種總之不是不會的小問題
父親拿著國語考卷板著臉說『妳看妳,就是不夠專心仔細就是太粗心大意,才會沒拿到滿分..
我其實已經記不清楚當時自己內心在發生著什麼又是如何回應父親的責怪 心裡大概是想著『咦,我好像已經有努力了?有盡力了?還是其實沒有?? 深處大概是吼著『有!我有!我有盡力了!也許我盡力就只能做到這樣,這樣還不夠好嗎?!!』
只是我,就是記得 就是記得,要我盡力就好的父親,認為我始終沒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非常確定題目我都會,極速寫完考卷以後,也從頭到尾反覆的檢查過好多次, 但就是漏了.. 所以我想,也許真的是我不夠努力,應該還可以再盡力,再多 再更多 還要多
後來,我好像就慢慢變成一個『要不就不要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這樣的一種人 遇到某一些挫折與無力時,我就會想起這件事,總是有點痛的不舒服,對自己懷疑 責怪 內疚...
再後來,我生了孩子,對於父母這個角色理解體會了更多,思考著父親當時指責的話, 背後也許有著對我的好多的期待,和替我覺得遺憾,這樣的理解也紓解了我的怨懟。
那天薩提爾初階的最後一堂課,我在小組裡終於試著微微地跑了我的冰山。關於孩子晚睡覺的事。
原來我內心仍然一直在不停擔心著『這樣就可以了嗎?夠了嗎?』『我還可以再做什麼呢?』 『我應該要再做一些什麼吧?』『會不會是我不夠努力呢?』『做為媽媽我是不是該再多做一些努力呢?』『這樣好嗎』
如果努力了好多,結果不如預期,就會想一定是有什麼細節我做錯了,也許還有其他方法還沒被試到.. 如果努力的累了,就會開始內疚,怪罪自己身為媽媽怎麼能這樣自私,無法完全盡心盡力去幫助孩子..
就這樣的在 (努力-壓抑-期待-壓抑-失望-爆發-內疚-壓抑-努力) 之中一直不斷循環...
在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裡,我回到了當時的那個孩子的我,以為努力是沒有極限的,也看不到自己的盡力。回到原生家庭的景象,我內心渴望被肯定,肯定我的努力與盡力。希望被接納,接納我偶爾也會粗心大意。
於是, 我想跟父親說,我理解你對我的期望甚至感受到你對我小失分數的心疼,雖然當時你的指責讓我不舒服,但我現在已經能接納那是你當時能做出最大的努力了,我收到了,謝謝你。
我想跟當年的女孩說,當年的我好認真仔細地寫考卷,努力要把一件事情做好的這樣的心情,我好欣賞。
我想跟現在的我說,作為一個媽媽,我確實依照自己當下能給出的在不斷努力著,常常要相信自己夠用力了,夠努力了。偶爾要放輕鬆一點,相信在愛/關懷/尊重/了解/接納之下,孩子是沒有那麼容易被我弄壞的。
我欣賞自己,身上有某些資源是其他父母沒有的,那是我的原生家庭帶給我的思考。
當我的孩子帶著68分的數學考卷回家時,我能理解接納他的困難也能看到他的願意努力, 如果他想要,我也願意陪著他一起想辦法,協助他用他想要的方式幫助他解決困難。
現在的我,已經有能力療癒當年的傷,接納父親當年的能力有限,我能照顧當時孩子的我的心情,也能欣賞現在成為媽媽的我自己。
這是,我的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