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這樣會把小孩教成說話不算話的人嗎?

文 、圖:閔柏陵(台北平日五團領隊)



關於「信守承諾」這事,某次共學時有這樣的討論......

事件大約是共學前兩天小王子在阿堡家玩,兩人講好共學這天,阿堡會帶某個玩具跟小王子交換,並且讓小王子帶回家玩。

這天,兩人依約地交換了,可沒多久另一個孩子看到了也提出他想借那個阿堡的玩具,阿堡也許因為最近跟這孩子感情不錯就也想出借,但玩具已經答應要借給小王子了,阿堡想拿回但小王子不肯,兩人發生了不愉快。

協助解決事件中,兩個小孩的媽媽跟我剛好有個處理的角度不太一樣,而我們有了一些討論:

因為阿堡在週三時已經跟小王子講好要交換了,是到了共學現場殺出程咬金,讓阿堡改變了心意才造成事件的發生,所以,阿堡媽的角度是提醒阿堡他與小王子有約在先,是阿堡違反約定在先。但我在現場的處理大概是無論先前如何,現在阿堡想借給別人,那就來好好談,且也告知小王子雖然有約在先,但如果沒有阿寶心甘情願出借,小王子還是不能硬帶走,所以,希望小孩一起來商量一下現在可以怎麼辦??


對於為何我的處理是這樣?我自己衍申一下問題就是:那會不會把小孩教成不守信用的人了?教成說話不算話的人?


我的想法大概是:


其實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很多變動,這樣的變動無時無刻不存在,就像我常常都會遇到共學請假啦!共學訂了便當結果臨時發生意外無法到現場啦!跟朋友約她遲到啦!講好了要一起幹嘛結果臨時取消啦!巴拉巴拉巴拉.....這種事情一大堆,如果每件事情都是要講好怎樣就一定要怎樣,那我也會累死。

我自己是覺得我們大人在面對這些事情時,都是讓自己保有彈性在面對跟處理,不然說好的事都一定要做到,我是覺得也滿逼死人的。對於小孩這樣的事情我也是差不多的看法,他們說好的事情,當下一定是真心誠意地,到臨頭想改變主意,那我們陪他們想想這些說好的事情可以怎麼處理,相較于說好的是要遵守來得重要。

意思是,我比較想讓孩子對於這些說好的事情練習保有彈性,如果有意外想改變,那想點辦法商量。

以這次的例子,阿堡臨時想借給別人,我認為該讓孩子練習的是:自己原先說好的,跟臨時想改的,他怎麼跟小王子商量,商量到自己不委屈,而小王子也願意。或是他即便想借給別人,但他自己決定他不想改變跟小王子原先的約定,跟眼前的朋友商量他的困難,或拒絕。而小王子這邊也是,即便之前有說好,但東西還是阿堡的,當阿堡如果提出與先前約定不同的狀況,小王子也有彈性再跟阿堡商量,自己真的很希望阿堡不要更動約定,或是再商量其他可能性。

老實說,說到做到這事,不是不重要,而是,若是我們只要求小孩說到就要做到,那麼,我們提供的態度是否也太單一,而孩子也是否在遇到他人改變狀況時,是否也能有彈性的能力來面對。況且,在改變當初說好的約定時,孩子本來就會受到自然的困難,會遇到改變意念上的不順利,會遇到還要多商量很多事情,會知道即便東西是自己的,本應該想借誰就借誰,但也可能會遇到下一次借東西上的不順利......等,這一切孩子本來就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得到人與人相處間的眉眉角角的經驗。

意思是說,在這類事情中,我們其實不用太去害怕,因為我們給予孩子彈性,孩子就會變成一個「沒信用」的人,而是,陪孩子一起面對想要改變說好的「約定」的過程,我們能在這過程學到什麼。


【延伸閱讀】

20170216,何芝庭,不收玩具就是不負責任嗎?
20130530,蔡芷芳,教出願意承擔的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