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2022/7/16~7/17 ✨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全國家庭教育實踐班 簡章(取消活動)


 

一、課程說明:

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十年來,在台北、桃園、宜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台東、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地紛紛開團,全國目前約有超過1,200個家庭,每週風雨無阻的共學,期望可以提供給學齡前(0~5歲)的孩子,更多貼近自然,親近在地文化的教育環境,給父母們交流理念,切磋學習,陪孩子一起找回童年,勇敢學習與挑戰的機會。

迎接孩子成為家庭新成員的那一刻起,教養和教育就是我們避不開的課題。

社會對親職的過高期待,與對親職實現的承接的包容與接納還存在巨大的落差。

親職在生活中卻漸漸成為束縛的枷鎖。

育兒與自我的拉扯,或許讓在這座快速發展的島嶼上居住的我們疲憊不堪。

親子共學將協助你如何從生活中的微妙點滴去解構那些權力的不平等,實現理想中平等,親密的親子關係。如何在陪孩子成長的時光中,找回自己面對生活,不畏挑戰的勇氣。

有理念澄清討論,有育兒經驗分享,你將能重新看見「和孩子之間」,不再重演緊張的生活劇碼。

歡迎你,來做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做個能陪孩子歡笑與成長的人!

 


二、課程介紹:

☆☆因應防疫需求特別說明☆☆

配合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防疫政策,本次為三堂線上課程加上一堂試共學課程,降低接觸風險。

★三堂線上課程+一堂試共學(形式待確認)★


◎ 第一堂:07/16(六)10:00~12:00(線上)


講師:李佳紜

主題:如何「愛」小孩,不是「礙」小孩? -- 看懂教養的阻礙事

育兒生活中,你/妳是否也曾感到孤軍奮戰?來自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各種專家、路人耳語指導⋯是否感到無所適從?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怎麼辦?這堂課將與你ㄧ同看懂教養的阻礙,尋找打罵之外的可能,實現盼望的親子關係。

◎ 第二堂:07/16(六)14:00~16:00(線上)

講師:羅青真

主題:撥開迷霧,走出自己的教養之路!

我們的教養方式受到社會與學校的哪些影響?我們要怎麼樣看懂這些影響?又要如何一層一層的剝除過去社會與教育所帶來的束縛?讓我們撥開教養迷霧,踏出一條自主選擇的教養之路。

◎ 第三堂:07/17(日)10:00~12:00(線上)

講師:黃婷婷

主題:創造新教育 -- 綜合教養座談交流與討論

聽了前面的課程,你經驗與思索了什麼?馬上想開始實踐,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幼兒共學之後,國小階段怎麼辦?我們和妳/你一起細細聊,和孩子共學迎向未來社會的能力。

◎ 第四堂:07/17(日)14:00~16:00(形式待確定)

講師:由各區親子共學團領隊與助教群 分區主持與帶領。

主題:等待、欣賞、陪伴、協助 -- 在共學中打造我的教養日常

共學實踐課,請帶孩子一起來試共學。

有相見歡、親子互動及自由討論時間。上完第一天的課程,在互動討論中一起拆解每個人的

育兒焦慮,觀察自己、孩子及不同的家庭互動,一起體驗共學的理念與實踐,並彼此學習、

信任與支持。


三、講師介紹:

✭ 李佳紜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 理事,兩個孩子的媽,曾投身幼兒與兒童美語教學界十餘年。
成為新手媽媽後,接觸到以不打罵、不威脅利誘恐嚇孩子為基礎的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自此開始練習拿掉自身權威,和孩子好好說話。
現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桃園平日團領隊。繼續帶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為推動兒童人權而努力著。

✭ 羅青真 
在還沒有小孩的時候很怕小孩,不知道要怎麼跟他們互動?生養兩個孩子的過程,看見兒童神秘又迷人的特質,也越來越清晰認知,孩子就是一個「人」。心想,要是有更多人能來了解兒童好好對待兒童,好好回應每個人心中「那個小小的自己」,是不是就可以有更多的人願意真實的面對社會、願意友善面對相對弱勢的孩子、老人、動物?



✭ 黃婷婷
我求學歷程都是靠臨時抱佛腳得到不錯的成績,但,真正能享受學習的樂趣並主動規劃自己想要的學習,是唸研究所的時候。
我的經驗告訴我「只要想學,何時開始都不嫌晚」,但困難的點是,如何讓一個人發自內心渴望學習?
現在,我帶著兩個小孩參與暖暖蛇小學共學團,試圖從中找尋答案,同時也擔任歐巴桑聯盟的執行委員,因為政治與教育密不可分,政治本身就是公民教育的一環。

四、上課地點:

線上課程會議室:會議室連結🔗將在課程前於社團中說明並測試。 


五、收費方式:

繳保證金1,000元,全勤退費,課程免費!

全勤退費是兩天課程(三堂線上課及一堂實體課)全程參與,事後補課不列入全勤。

☆基於「教育不是商品化」的理念,本課程沒有明訂「價格」,課程支出的所有費用,將於課程時透明公開,請依個人學習經驗與使用者付費原則,歡迎樂捐支持我們持續舉辦課程!

 

六、招收對象:限50戶家庭(額滿截止)

(1) 家中有0~5歲幼兒,有意加入全國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的父母優先。

(2) 對親子教養進修有興趣的父母。

(3) 關心教育的社會大眾

 

七、 報名方式:

⫸步驟一:課程保證金每戶1000元,請先匯款至以下帳號:

帳戶名:李佳紜

中國信託(822)

帳號:6314532554901

⫸步驟二:手刀線上填寫 報名表

報名表連結:

https://forms.gle/mocQ6WQNtCw8rHwL7

⫸步驟三:報名資料填寫完成煩請直接加聯絡人「Jusmin Peng」臉書好友並傳訊「欲報名7/16、17實踐班,已填表及匯款」彭韻穎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jusmin.peng

⫸步驟四:待工作人員確認已匯款,會邀請加入臉書私密社團「2022/7/16-7/17大腳小腳親子共學線上實踐班」。(若遲未接獲連繫,煩請主動與聯絡人接洽!)

⫸特別說明:加入實踐班臉書社團,是作為在課程期間一起共學、即時通知課程資訊的平台,所以加入社團後,才算完成報名唷!

 

若仍有疑問請洽:

彭韻穎

電話 : 0980-386-063


八、如何加入親子共學團:

全勤上課並完成作業後,始可加入共學團。因故缺課者可補聽錄影檔案繳交心得報告。

平、假日團名額依目前缺額補滿至25戶為止,額滿可排候補。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部落格:http://parentparticipatingeducation.blogspot.tw/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QinZiGongXueJiaoYuCuJinHui?locale=zh_TW 



--------------------------------------------------

【親子共學是什麼】

親子共學是大人與小孩共同學習的場域。

小孩天生就很會玩,他們要學習的是怎麼玩得安全?如何跟別人一起玩?被拒絕時怎麼辦?

發生衝突時如何回應與處理?

大人要學習的是,如何不依靠打罵或威脅恐嚇,用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如何觀察、敏感孩子的行為與狀態?如何面對負面教養所帶來的語言及行為問題?如何解讀教育中的價值觀問題等?如果更深入一點,包含面對原生家庭的困難,夫妻、婆媳、親子之間的溝通,如果更廣一點,批判社會中賦予對教育的功利價值與框架,釐清似是而非的教育理念,挑戰威權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共學團的特色】

以感動替代說教、以鼓勵替代責備、以期許替代要求、以溝通替代懲罰、以合作替代競爭、以欣賞

替代挑剔。

這不是一個營利的組織與方式,而是對話與實踐的教育社群。

它不是一個托育的場所,它是教育上共同參與、反思與實踐的場所。

這不是聯誼社團,是透過行動改變現實環境的學習團體,這是個以平等跟尊重為基礎的親職教育

團隊。

 

【共學團的組成與運作方式】

◎每團以 25 戶親子家庭為上限(孩子以0-5歲為主)。

◎成員:雙親(或之一)與孩子、共學團領隊。

◎共學日期:

(1)平日團每週共學2天,三個月為一期,每個月原則8天。

(2)假日團每月共學2天(隔週週末為原則),三個月為一期,共6天。

◎共學時間:

每次共 5 小時。例如:AM11:00~PM4:00。

★ 各區各團實際共學時間會依據每一團狀況而有不同,也會因為冬夏季節而有調整★

★ 以各團領隊公告為主★

◎領隊津貼:

平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週兩天(週間),每月 3000元。

假日共學每期三個月、每月兩天(週末),每期三個月 4000元。

有特殊經濟狀況的家庭歡迎個別與領隊討論。

 

※關於領隊津貼的說明:

我們不願意被定位為一種金錢與商品的交換(服務業與顧客);我們比較希望領隊和共學親子家庭

彼此是合作夥伴的關係,而付費是用來支持領隊可以提供理想中的教育理念與方式。

◎父母必須全程陪伴與觀察孩子的活動,成人彼此互助負責孩子的安全與照顧,而領隊做為一個從旁協助的角色,在父母面臨親子互動或教養上的困難時,提供支持與思索問題的參考,幫助父母在教養上更有信心、自主。

◎除了願意揚棄打罵與威脅恐嚇以外,更要練習平等尊重、溫柔待人的方式,協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自信與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會壓抑自我、順從教條的人。所以加入共學團前,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人教育與互動遠比孩子複雜,共學團的父母們在這裡也練習如何結交朋友,如何主動溝通、提出想法、參與團隊,並一同嘗試思辨過去的價值觀與教養方法,彼此嘗試敞開心胸互相協助,形成有效的支援網絡,讓彼此在親子教養與個人成長的路上更有力量。

◎共學場地:主要選擇戶外空間,盡量在車程一小時以內,自然、安全、免費(或低收費),適合孩童遊戲、對兒童友善,參加者自行前往。若共學地點無大眾運輸供搭乘前往,也無交通工具(汽機車),可以跟其他家庭協調共乘。

======================

【定期定額捐,我們需要你】

親子共學促進會仍有許多理念正在努力實踐,邀請您定期定額捐款,與我們一起成為兒童人權的長期推手!

定期定額捐款送擁抱愛食物袋

https://reurl.cc/0DlQMA


2022年6月12日 星期日

孩子教會我什麼是愛



 文、圖:徐維琪(北區暖暖蛇團員)​
年輕的時候,因為沒有自信,所以一直等著「被愛」。​
愛上了一個人,因為沒有自信,害怕「失去」,所以在覺得自己被分手之前就先提出分手,這樣我就可以欺騙自己,是我不要這段感情的,而不是被人拋棄。​
後來,​
認識了一個非常老實的男友,我認定可以作為結婚對象的人,退伍後在中壢工作,我讓他住在我中壢的家,為了可以賺更多的錢,他去對岸工作,交往10年,因為長期相隔兩岸,彼此知道不適合,但沒有人說出口,​
還是媽媽告訴我,對方放在家裡的私人物品都被清空,我才知道,原來我被分手了,而且這是一場對方經過長期考慮的分手計畫,一點一點的清空,讓我毫無感覺。​
被分手的時候,我像瘋了一樣,早晚打電話給對方,表面上是「討公道」,其實為的是不讓對方好過。但仔細想想,感情哪來的公道,兩個人在一起日久生情,不在一起,漸漸地,感情自然就淡了,簡單的說,就是不愛了,而我只是不甘心。​
愛,不能算計。我算計對方做為結婚對象,把人工具化,對方算計如何跟我分開。​
現在的我,因為孩子,加入了親子共學,重新認識愛,也有了真正愛人的能力,​
孩子出現之前,我等待被愛,用討好來交換愛,​
孩子出現之後,我知道甚麼是無條件的愛。​
對孩子的愛,源源不絕滿出來,滿到現在我可以好好的愛自己,一個人有獨處的能力,還有多餘的愛可以分給身邊的的家人朋友,很神奇的,愛好像會流動,又流回到我這裡,我現在可以常常接受到別人對我的愛。年輕時常常覺得孤單寂寞的感覺,好像很久不曾出現了。​
謝謝孩子教會我什麼是愛,謝謝親子共學讓我認識愛,珍惜愛。​
因為愛,我存在,​
我存在,因為愛。
-----------------------------​
【最新活動】​
✨2022/5/28-5/29 全國線上家庭教育實踐班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定期定額捐款支持親子共學⇨ https://reurl.cc/yE26Y6​
🧡大腳小腳親子樂活社會企業⇨ https://familylohas2017.waca.ec
💛觀看更多文章⇨ https://reurl.cc/GmDL8W​
💚發票捐贈愛心碼 ⇨ 17988(一起 共學 就發發!!)

說出自己的感受,永遠不嫌晚



文、圖:筱涵(台北共學平日團成員)
以前的我,會選擇逃避自己的感受,怕說了惹事,總是告訴自己沒關係,時間過了自然會好,但長到現在,我發現同樣的問題仍然在那裡,根本不會好,現在的我,想好好練習說出來…
最近,我接了一個包裝設計的案子,但因為有好一陣子沒有使用繪圖軟體了,所以當碰到問題時就要請教我那每天都在使用電腦畫圖的老公,但他回答我的語氣常常顯得不耐煩,尤其是當他手上也有案子正在忙的時候,我能理解這時候的他會特別焦慮,所以會盡量趁他忙一個段落的時候才問問題!但事實是他對我講話口氣不好這件事已經存在很久了,跟我有沒有接案子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直到那天,我們出門跟別戶的鄰居一起搭電梯,我看著他對一個陌生人超客氣的,不僅幫忙按電梯還不停說謝謝!一出電梯我馬上說了一句:「你對別人比對自己的老婆還客氣耶!」
他回:「有嗎?」
我:「有!而且差很多!」
然後我就一股腦地把我的滿腹委屈全部脫口而出!
「有小孩之前你對我講話不會那麼不耐煩啊!」
「為什麼跟你講話還要看你的臉色?還要等到你心情好的時候?」
「我盡量多陪旬旬讓你能好好工作,難道這樣還不夠嗎?」
「我難得有自己的案子,如果碰到問題連最親近的人都沒辦法問的話,我還能問誰?」
「不耐煩就算了,你還常常否定我說的話,總是認為自己說的才對,真的讓我很傷心,久了我就不想再跟你講話了!」
要鼓起勇氣講出這些話對我來說真的很不容易!但是讓你在意的人知道你真正的感受很重要!兩個人當面吵一架,才有可能發現彼此的問題在哪裡,才可能有恍然大悟的契機!喔!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原來我在你心中是這個模樣!
腦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D.)在他的著作《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裡頭提到一個概念,叫做「權變溝通」,意指在溝通的每一個當下都能立刻感受到對方發出的訊號,給予理解並適時地回應,這涉及到雙方和諧的合作。
關於「權變溝通」,除了閱讀的體會,我也想更實際的鍛鍊。
每當我媽來家裡的時候,我都會煮一杯咖啡給她喝,但是每次她喝之前總會說上一句:
「今天牛奶少一點」
「上次太淡,今天要濃一點」
「不要太甜」
「上次不夠熱,今天要熱一點」
「上次太甜了,今天什麼都不要加」
是的!我不停試著在調整她要的咖啡,但她總是能找到不夠滿意的地方!總是有地方可以抱怨!
煮咖啡給她喝讓我挫折感好深,我永遠滿足不了她,而事實上,從小到大,幾乎每件事都是這樣,我媽總會讓我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永遠聽不到從她口中說出:「你做的很好!我很滿意!你很棒!」這幾個字。
也許她一直以來都不是故意,也許是她的家庭環境造就她愛批評,事事不滿意的習慣,但這個習慣傷了我好久。
長到那麼大,我現在終於有能力可以面對她並且清楚得說出來!我知道說出心中的委屈不一定能改變什麼,我也不確定對方有沒有真正理解,但至少我展現了積極溝通的誠意,在過程中也讓我更看見了自己。
丹尼爾.席格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是為了與他人直接互動而建構出來的,這不是偶然,是長期進化的結果,讓我們能受到同伴的影響,又反過來影響我們的同伴,跟生命中重要他人之間的溝通會形塑自我意識。
權變溝通能讓我們在心理上感到連貫順暢,並在神經連結上產生一種核心自我,這種自我完整、充滿生氣,並且能在面對外界時充滿朝氣和活力。
我和伴侶、媽媽的兩場「吵架」,兒子旬旬都身在現場,我不會避諱在小孩面前吵架,我覺得在孩子面前哭都沒關係,甚至事後,我會再跟他解釋一次媽媽怎麼了、為什麼傷心,為什麼要說這些,我想讓他知道,媽媽是如何努力地把心裡的話說出來,我希望我的孩子以後如果遇到任何委屈,都可以不用害怕的說出來!
記得有一次,在外面我很大聲地在旬旬背後叫他,但不知為何叫了好幾次他都不理我,頭也不回一下,當時我好生氣地兇他了,有一種對他的愛被辜負的感覺,後來過了一個月吧!他有一天在睡前突然跟我提到這件事,然後仔仔細細得說明了自己當時的狀況其實是腦袋裡在想事情,所以才沒有立刻回應我,然後請我下次不要那麼快就對他生氣!
我猜想旬旬應該也是滿腹委屈的把這件事擱在心裡一個月吧!等到想清楚了才開口跟我講,我想,不管過了多久,只要你還願意開口,就永遠不嫌晚。
-----------------------------​
【最新活動】​
✨2022/05/07~05/08 桃竹苗線上家庭教育實踐班​
歡迎家中有0~5歲幼兒並有意願參加共學團者、對教養充滿困惑的父母、對於教育議題有興趣進修者報名!​
-----------------------------​
❤️定期定額捐款支持親子共學⇨ https://reurl.cc/yE26Y6​
🧡大腳小腳親子樂活社會企業⇨ https://familylohas2017.waca.ec
💛觀看更多文章⇨ https://reurl.cc/GmDL8W​
💚發票捐贈愛心碼 ⇨ 17988(一起 共學 就發發!!)


 

【育兒記】

 



YoYo三歲半之後進入另一個新階段
喜歡找同伴一起玩
一到公園就會開啟雷達搜尋他喜歡的小朋友
然後請我幫他問對方能不能一起玩
示範幾次給他看之後
他也會試著自己詢問對方要不要一起玩
問他不想自己問的原因是會覺得害羞
多了同伴和我們一起玩
我覺得遊戲內容開始豐富有變化也更加有趣
偶爾他和對方頻率相近玩得盡興
我也能在一旁休息唱唱歌滑滑手機輕鬆愜意
也因為這樣
我認為他能更清出表達自己也懂事多了
所以碰到狀況時我就開始跟他講道理而忘了要先同理
若他堅持自己的意見
我就會有不耐煩的感覺
有時候想了解問他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或他有什麼感受
他會說不要跟我說話或我不要跟你說話
這兩個月來我們的關係也就越趨緊繃
我觀察到自己有不耐煩感覺的頻率變得頻繁
前晚就跟老婆聊聊最近我和YoYo相處的情形
她提醒我YoYo是長大了
但他同時也還在成長還在試著學習這世界上的一切
他依然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我頓時明白了自己因為覺得孩子長大了
就跟他講道理其實就是在否定他
孩子需要的永遠只是同理、支持與陪伴
這兩天我重新整理了自己對待YoYo的方式
回到同理的練習
我們的關係也就回復到輕鬆自在的狀態
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還在成長也還在學習這世界上的一切
不論孩子或父母的年紀多大不論發生了什麼事
提醒自己面對親子關係時
多一些同理、支持與陪伴
少講一些道理和指責
感謝親子共學團領隊Joyce❤️
感謝老婆❤️
感謝YoYo❤️
感謝自己❤️